你的位置:云平台手机下载官网 > 新闻动态 >


在川金融机构定向发力补短板

发布日期:2025-07-27 04:36    点击次数:55


  今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10项重点工作。此前,在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中,“一老一小”被置于突出位置,总项目数占“半壁江山”。整体来看,近年来,四川将“一老一小”事业发展作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人财物定向发力,加速补齐养老育幼基础设施短板。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四川金融机构持续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在特色服务、升级产品、强化消保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有望通过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成为四川夯实“一老一小”幸福底座、绘就全龄共享发展福祉新画卷的一大关键动能。■本报记者 陈雨禾

  1

  聚焦“一老一小”相关政策持续升级

  具体内容方面,《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10项重点工作,提出要完善婚假和生育休假制度、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加强住房政策支持、优化医疗保障服务、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培育发展养老育幼相关产业、推进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强化养老育幼服务要素保障、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方案还要求,建立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一老一小”工作,省直有关部门强化协调联动,市县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四川是人口大省,2024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060万人,常住人口8364万人、居全国第5位,在全国人口发展格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四川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配套改革措施日益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育幼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各方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非常关心,广大婚龄青年对完善婚假和生育休假制度、育儿家庭对实施生育补贴政策、老年群体对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等方面的政策十分期盼,针对这些民生诉求,有必要进行及时回应。

  这并非四川在政策层面首次聚焦“一老一小”。今年年初印发的《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也曾提及支持开展多种模式老年助餐服务,持续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实施“天府银龄行动”,支持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新建或改扩建50所以上公办幼儿园等。“一老一小”相关项目总数占据“半壁江山”。

  近年来,四川每年统筹实施30件省级民生实事,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养老育幼领域更是投入重点。从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到医养结合、老年教育;从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设、心理健康干预到法治教育、托育支持……关乎“一老一小”的民生实事,在全省各地落地实施。

  2

  改造设施全心服务“银发”群体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一老一小”愈发受到关注的背后,金融活水也精准聚焦重点群体,为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不断提供金融动能。

  其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各金融机构已针对老年群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从优先为老年客户提供人工服务的爱心窗口、尊老柜台、绿色通道,到大字版标识、无障碍坡道、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施,都能在绝大多数银行网点肉眼可见。与此同时,不仅老花镜、放大镜、拐杖、轮椅等适老用品成为线下“标配”,在不少银行的APP中,放大字体、简化界面、减少广告等线上适老化升级也已愈发普及。

  除常规改造外,也有金融机构为老年群体进行了“额外升级”。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就有营业网点专门设置了老年大学教室,为社区老年服务提供“延伸阵地”。教室内备有空调、新风系统等,包括舞蹈班、声乐班等各类老年大学班级均会在此开课。

  近年来,诈骗分子惯于利用老年群体观念较为陈旧、信息相对闭塞、风险意识薄弱等特点,各种瞄准老年群体“钱袋子”的不法手段层出不穷。为防止其财产遭遇损失,老年群体早已成为金融行业重点守护的对象。

  以成都银行(601838)为例,该行与成都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合作,带着一场场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金融课堂走进社区:成都银行成华双林中横路支行的“反诈知识擂台赛”现场气氛火爆,吸引了不少社区内的老人参与;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设立院坝文化大本营“成都银行社区金融宣传基地”,成都银行金融反诈讲师为社区群众和来自成都老年大学的学员普及金融诈骗的常见手法及防范技巧;成都银行温江支行将宣传点设在光华社区与新华社区;成都银行锦江工业园支行把“安享晚年,远离金融陷阱”主题课堂搬到了柳江社区的小区内;成都银行龙泉驿支行走进龙泉街道接龙社区,用折页与“大字版防诈口诀”,揭露“云养经济欺诈”“保健品回购陷阱”等诈骗套路。

  面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金融机构也提供上门服务,并对可能的电信诈骗等风险进行排查。

  记者了解到,92岁的万奶奶近期需要支取一笔金额较大的现金,但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委托家人到中信银行成都草堂支行代办大额取现业务。该行通过查询发现,因万奶奶在银行留存的个人信息不完善,故无法由他人代为办理该项业务。为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并切实履行金融机构防范电信诈骗的责任,该行联合辖区青羊区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为万奶奶办理了个人信息更新业务及大额资金取现排查工作。这种“警银联动+上门服务”的模式,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体现了金融机构与公安机关共同守护群众财产安全、提升适老金融服务的责任担当。

  3

  特色活动呵护“朝阳”茁壮成长

  金融知识普及需要从“小”抓起。一直以来,青少年群体也是各金融机构传播金融知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的重点群体。

  为帮助青少年学子了解金融知识,成都银行走进多个校园持续展开宣传。从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到温江区东大街第二小学和西南财经大学附属中学,从明远书院和成都师范银都紫菀小学到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一场场妙趣横生的金融课堂,通过动画短片、情景模拟、趣味问答和技能学习互动等环节,金融知识变得鲜活可触。

  针对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群体,结合各个重要节点的特色活动自然也不能错过。

  在今年“六一”期间,儿童节的童趣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不期而遇。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创新打造“双节双课堂”公益教育活动,既面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安全知识,又特别为孩子们设计了趣味十足的“萌娃学金融·争做小卫士”主题体验营,以文化为媒助力全民金融素养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金融知识传播效果,打造完整的金融教育体系已成为部分金融机构的重点建设目标。

  光大银行成都分行持续深化全周期金融教育体系建设。针对青少年、老年群体等不同客群,开展财商启蒙、防诈培训、安家金融等主题课堂。同时多维搭建线上传播渠道,创新制作一系列漫画长图,川蜀名人(苏轼、李白)携手四川特色的金融教育宣传吉祥物川小宝,结成跨时空的古今组合,从古代青苗法之弊到当代非法校园贷陷阱,生动形象地教授金融知识,用“以案说险”诠释风险防范要点。

  如此点点滴滴,可以看到在川金融机构为服务“一老一小”重点群体过程中倾注的诚意。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活水持续润泽适老适儿服务网络,“老有所安”“幼有所育”的蓬勃生机也将不断滋长,成为蜀地民生画卷的鲜亮底色。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